與焦慮共舞
擁有平靜安穩的生活和得到對抗焦慮、壓力的秘訣
麗蓮·亞當森(Marilyn Adamson)著 / Angel Liu
什麼會引起我們的焦慮?箇中原因恐怕可以列成一長串的清單…恐怖主義、氣候變遷、種族主義、戰爭、政府失能、貧窮、性侵害、奴隸制度、自然災害、個人財務狀況、疾病、工作的保障、處於壓力下的關係、成癮等等。
逐項列出這些是讓人痛苦的! 閱讀更多
麗蓮·亞當森(Marilyn Adamson)著 / Angel Liu
什麼會引起我們的焦慮?箇中原因恐怕可以列成一長串的清單…恐怖主義、氣候變遷、種族主義、戰爭、政府失能、貧窮、性侵害、奴隸制度、自然災害、個人財務狀況、疾病、工作的保障、處於壓力下的關係、成癮等等。
逐項列出這些是讓人痛苦的! 閱讀更多
譯者:張瑜芳
想像一下,在一張紙上畫著兩個人,他們是只有高度和寬度,但沒有深度的2D人。這張紙就是他們的世界。請問,他們看得見你嗎? 當然看不見。他們只能看到存在紙上(在他們的世界裡)的東西,因為他們沒有深度的概念。現在,假設你用手指觸摸紙張,他們能看到你嗎?雖然他們看不到你整個人,但可以看見你進入他們世界的指尖。
有限的人 無限的神
這個比喻正是我們與神之間的落差,祂存在於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以外,所以很難「看見」祂。我們就像二度空間紙上的平面人,看不到三度空間的世界。但實際上,我們處於四度空間的世界(高度、寬度、深度、時間),而神遠超乎於此。
那麼,我們要如何知道神的存在?就像剛剛的比喻中,除非你接觸了紙,否則紙上的2D人不會認識你 ; 除非神向人顯現自己,不然人無法發覺到神。若要接觸我們的世界,祂必須限縮自己,成為我們的樣式。
無限的神 限制自己
當我們研究人類歷史,特別是宗教歷史時,我們是否有發現,神觸碰我們世界的紙張的案例呢?思考一下,神的手指曾經透過一位被稱為基督耶穌的人,進入我們的世界。耶穌宣稱自己是神,說看見祂就是看見神,並說祂是唯一直接從神那裡來到我們世界的人,並且做出只有神可以做的事:「赦免人的罪」。在新約聖經中的很多段落,都肯定耶穌的神性。他是神降世成為人的樣式,住在我們中間。他是「那看不見之神的形象」。
如果我們是「受空間限制的人」,那麼多度空間創造者:神,當然也可以成為人,進入我們四度空間的世界,向我們顯現祂自己。但是,為什麼神要這樣做呢?
無限的愛 為你我而來
有個故事說:一位老農夫獨自住在一間榖倉旁的小屋裡。在某個嚴寒的冬夜,鳥兒們為了避寒,而撞上老農夫溫暖小屋的窗戶。老農夫到外面打開溫暖的穀倉。他揮舞著雙臂,向鳥兒大叫:「進入穀倉,才能保住性命!」但鳥兒們不明白老農夫在說什麼。
當下,老農夫多希望他能成為一隻鳥兒,若能如此,他就可以把小鳥全帶進穀倉,避免白白凍死。此時,老農夫恍然大悟耶穌為何而來,雖然老農夫不能成為一隻鳥,但神卻可以成為一個人,所以祂就這麼做了。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祂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--聖經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」
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神進入我們世界的內容,請參閱這篇文章:“絕非盲從” 以獲得完整的解釋。
馮志梅 著
很多年輕人會和我反應,我都已經長大了,但是我的父母還把我當小孩子看。他們都不給我自由,不給我做決定的權利。所以,我們今天在這裡就針對已經成年的子女怎麼跟父母相處來談談。希望讀完這篇文章後,你和你的父母的關係,能夠有所突破。 閱讀更多
迪克∙普奈爾 (Dick Purnell) 著
Henry Brandt博士在Collegiate Challenge 這本雜誌裡這樣說:情侶來到他那裡時,通常都會有一種症狀、一種固定的模式。他們說,「開始時,性行為是興奮的。但過後,我卻覺得自己怪怪的,再過後,我覺得我的另一半也很奇怪。我們爭論、吵架,最後我們分手。而現在,我們彼此為敵。」 閱讀更多
聖經宣稱自己是神對人獨特的溝通管道。千萬人曾將他們的生命建立在聖經的話語上,而上百萬人曾為它而死。然而……一位知識份子能夠相信聖經嗎?
可以的。聖經不是一本童話故事書。與其他的宗教典籍不同,它不要求讀者盲目的信從它。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證據支持聖經在歷史上的可靠性,也支持它是來自神的啟示。 閱讀更多
若有人可以直接的秀給你看神存在的證據,那不是很好嗎?不用什麼強迫的語言,也沒有類似「你只管相信就好了!」這樣的話語。這裡,我們嘗試開誠佈公地提供你關於神存在的幾個理由。 閱讀更多
馬克∙漢薩德 (Mark Hansard) 著
不久前,我在校園裡和一位學生聊起基督信仰。他很聰明,我看的出來,他嫻熟科學與哲學。
「基督信仰對『你』很好。」他說,「但是不適合『我』。我認為,不管你信的是什麼,只要它能讓你感到快樂並且給你平安,那就行了。」 閱讀更多
「沒有人是孤島,自全而存在」– 約翰.唐尼 (John Donne)
在世界人口儼然超過六十億人的今天,我們很難想像有任何人會感到孤單。網際網路、行動電話、呼叫器、無線設備充斥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;然而在這廣大的社群中,我們還是常常感到自己是孤獨的。 閱讀更多
麥道衛 (Josh McDowell) 著
過去,我曾渴望得到快樂,我要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們其中之一。我也渴望得著生命的意義,也尋覓一些問題的答案,諸如: